在风浪里与世界过招!世青赛小水手们收获颇丰

 2024-08-07 15:42:18  42498
 
 

 

近日,2024年世界青年帆船锦标赛在意大利最大湖泊加尔达湖落下帷幕,中国队共派出5名选手参加4个小项的争夺,分别是田家毅、肖美婧出战男、女子水翼风筝板,彭帅臻吴小牧出战Nacra15,ILCA6则由陈楠参赛。最终,经过精彩而激烈的比拼,肖美婧斩获本届世青赛女子水翼风筝板银牌,田家毅获得男子水翼风筝板第4名,彭帅臻吴小牧位列Nacra15第9名,陈楠位列ILCA6第52名。在如梦如幻的加尔达湖,孩子们增长了见识,收获了经验,同时也取得了自己的进步和突破。让我们来看看他们每个人的参赛感受吧!

 

 
 

肖美婧 女子水翼风筝板

 

 

这五天的比赛有好有坏,但最终的结果是好的。

 

第一次出国比赛也遇到了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就是身体的不适,吃的不适应,刚开始几天掉体重很快,感觉整个人很疲惫,容易累。我们提前来了5天却不能下海,只能练练基础体能。

 

比赛的前三天跑的都不是很理想,从起航出去就被拉开,迎风很难追上去,跑迎风一点感觉都没有,速度起不来,角度上不去,跑起速度时翼还会很晃,容易摔。在湖里跑和在海里跑还是很不一样的,看似很平静的水面其实一点也不好跑,跑的过程要很专注水面,不然容易失误。这边的风也比较乱,在跑的过程我整个人都是很懵的状态,脑子不清醒,脑子里没有清晰的路线,跑不出来状态放不开。跑的过程也失误了很多次,特别是转向,我用21米转向稍微快一点就很难控制回风筝力的大小,这次比赛用的也都是大风筝,相对比我的小风筝会比大风筝跑得好一些。不过至少我在这边的尾风跑得还不错很有感觉,前面几天基本上都是用尾风追的前面。

 

慢慢的越到后面感觉就越好,从起航、迎风、尾风都能跑出比较理想的状态,每一轮脑子里都有比较清晰的路线,在出现问题也能第一反应的解决,刚好这一天的风比较小角度速度都要比前面几天的好,所以体重也还是很重要的。

 

最后一天打了一个抗议,这个抗议不是因为在海上出现的问题,而是在丈量器材这一块,因为没贴国际帆联号,因为他们丈量器材管理那一块没有统一好,但最后我们也因为没有贴帖子违反了规则被判罚了,但对我的成绩没有影响。总结:以后不管比什么赛事只要不是全国赛都要贴帖子!

 

 

这次比赛学习到了很多也经历了一些小困难,也清楚的知道自己之后的训练需要提高哪些改进哪些。首先训练加强大风筝21米的迎风和转向练习,包括增体重,体能训练加强腿部力量训练,还有很重要一点学习英语的重要性,我第一次出国让我深深的感受到了不会英语就有点没法在国外长时间的生活训练,要想自己海上能再进一步,学英文也是很关键的。

 

 
 

田家毅 男子水翼风筝板

 

通过五天激烈的角逐,18轮的比赛,最终取得了第四名的成绩,算是在自己预想的范围,但是个人感觉发挥不佳,最近感觉到非常疲惫,跑得非常不顺,发挥不出自己最佳水平,相比于前一阵子的全国冠军赛,还是差了很多。

 

到了加尔达湖有时差的影响,吃的不习惯,没有足够的时间下水训练,器材调试也没有到最完美的状态,毕竟湖里和海里升力,风力都不同,风筝也不是特别的顺手,这也是我第一次在湖里比赛,感觉和大海里完全不同,从北风转到南风,还有风摆,风区等等,没有足够的时间去适应场地。

 

这次比赛最大的问题就是起航还有迎风,起航由于起航线很短,没法做到每一轮都抢在第一排,也没有选择到很好的位置,起航出去后右舷迎风角度很差,经常从最上风到最下风。虽然说在湖里不会有水流的影响,但是在脚下控板这方面表现还是不佳,控板不稳就会造成失速,差距一点一点被拉开,还有就是一些细节,过标、转向点、转向速度等等。

 

通过这次比赛还是学到了很多,也看到了自己和国外选手的差距,无论是体能还是技术上都有待提高。风摆,风区判断相比以前的自己还是进步了很多,能够通过策略来战胜技术更胜一筹的对手。

 

比赛期间媒体采访,是锻炼自己的最好方式,还经历了一次抗议,自己全英文抗议,虽然说抗议打输了,但是也没有气馁,认真对待后续的比赛,并且以后会多加练习如何打抗议胜率会更高,并且规则的理解会更加清晰,也算是一个成长的过程,比赛的视频回家后我也会认真的去看,认真分析轨迹,思考为什么和对手会有差距。

 

在赛场上我缺少一个敢打敢拼的劲儿,对手犯规有时也会因为影响不大,而不去抗议,今后的比赛我会认真对待规则,该抗议就抗议,场上是对手,场下都是朋友。接下来就是休息调整,然后立马投入到高强度训练,期待下一阶段外教的指导,备战全国锦标赛和明年的全运会,技术上需要更加完善,注重细节,细节决定成败,相信自己可以做到!

 

 
 

吴小牧-诺卡拉15

 

2024年7月12日到19日,我们驾驶着帆船,自由驰骋在意大利的加尔达湖,赏小镇熙攘,望远山披雾,观湖面涟漪,识风土人情。本次比赛中,我收获了很多,在欢声笑语间获得了成长。

 

在帆船技术上,我再一次认识到了航线选择的重要性,徐莉佳姐姐也曾在直播中提到过这一点,这会使我们留不住好的位置,逆转不了差的启航,对我们的成绩极其重要。跑直线时,船上的细节调整也是我们需要关注的。主帆的松紧,主帆下角和底座的调整都需要更加精准、细致和积极。风力变化之间模式的切换还不很熟练,会出现犹豫不定的纠结期。绕标和顺风迎风的切换也因不熟练,容易出现调整不当,如前帆松紧有偏差,球帆升降卡住绳子,底座、下角不及时等问题。另一方面,我还收获了和队伍里哥哥姐姐们、其他国家顶尖选手、赛事工作人员之间宝贵的的友谊。

 

赛后,我们应该抓牢问题关键,提高训练效率。对于航线选择,我们应该注重观察风区和场地的特点。对于细节问题,我们应该更加积极地调整。对于风力间模式切换,我们应该敢于试错,同时动脑力,也不失积极。对于一四标的切换,我们应该多加练习,让一系列动作形成肌肉记忆。

 

最后,正如我们比赛开幕式上的口号,“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诗仙李白的《行路难》一样,每一条路都有它的崎岖坎坷,我们应该勇敢破开阴霾,超越自我,闯出自己的那道绚丽云霞。

 

 
 

 

彭帅臻-诺卡拉15

 

通过这次比赛我学习到了外国一流选手在迎顺风调船时的取舍,在跑船时的一些值得学习的操作。迎风直线速度进步较大,顺风直线速度进步相对较小。航线上,对于风区风摆方位线等学习到了更精确的取舍。

 

不足之处:风力变化时需要很多以分钟计数的时间切换模式,导致很多速度减损,直线的速度相较第一梯队仍有差距,航线上的忽略与选择问题导致了许多名次减损。

 

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在通过一下计划做专项提升:

1、在国内对直线速度与进出阵风的模式切换进行专项训练

2、在国内参加其他船型的比赛,增进航线选择与控船技巧

3、更多地参与外国高水平的诺卡拉帆船比赛,更多地与外国高水平选手较量

 

 

 
 

陈楠-ILCA6

 

非常荣幸可以代表中国参加本次世界青年锦标赛,我认为没有发挥出我真正的水平。

 

此次比赛可以说是收获颇丰:首先,我交到了许多朋友,并且学到了一些意大利语,西班牙语和捷克语,与新朋友和老朋友一起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其次,领略了当地天山共色的绚丽风景,也品味了特色美食,可谓是满足了视觉与味蕾的感受;最后,也是最重要的,见识了各个国家中最顶尖的青年运动员的实力,学习到了许多操作,提高了一定的控船水平,也发现了许多问题:

①小风起航不错,但是一旦起风了,起航出去角度一直往下掉,我认为是越浪操作有问题,所以被盖掉了

②迎风直线速度不够快,这说明控船和外国选手还有一定的差距

③顺风滑浪技术也还有进步空间

 

需要提升的地方:

①很多人比赛的起航占位置

②大风浪的过浪技术

③大小风顺风的滑浪动作

④还有最最重要的体能,体重也要升到80kg,为接下来卡7比赛准备

 

通过此次参赛,协会加大了与国际组织交流,并与世界高水平教练建立联系,学习了国外高水平赛事组织及竞赛形式,了解了国外帆船发展动态。希望这段难忘经历的世青赛之旅,给予小水手们无限的能量,成为他们帆船人生的新起点!加油,少年,加油,中国帆船!